您的位置:首页 > 足球新闻 > 中超新闻 > 上海海港

政府资助与民间资本并行发展|

2024-07-29

7月29日,《足球报》发文分析了中超俱乐部的资金状况。文章指出,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是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关键。

目前,中超共有16家俱乐部,其资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四家国企独资的俱乐部包括海港、申花、蓉城和亚泰;三家由多家国企联合投资的是泰山、河南和浙江(正在进行股改);政府托管的俱乐部有一家,即津门虎;混合所有制俱乐部包括沧州一家;五家政府出资支持的私企俱乐部是国安、海牛、梅州、西海岸和南通;三镇俱乐部正在寻求股改;还有一家外资俱乐部新鹏城。

就稳定性而言,国企独资俱乐部最稳定,并且通常能展现足够的竞争力。唯一例外的是亚泰,其资金实力不足。政府托管和政府出资支持的私企俱乐部次之,尽管它们的表现迥异,但各方责任、权利界定清晰明确。相比之下,混合所有制俱乐部最为不稳定,此前河南和现在的浙江都是国企与私企共同投资的结果,但在这些俱乐部中都出现了私企撤资的现象。

一个明显趋势是,几乎所有中超俱乐部都在向政府寻求直接的资金支持或希望获得国企的入股乃至独资来确保资金。球迷们也普遍寄望于政府和国企的支持。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内依然存在许多实力雄厚且现金流充裕的民营企业,它们通常不愿意进行足球投资。

鉴于此现状,中国足球股改的主要方向仍然是以政府和国企为主导,这与浙江和三镇俱乐部当前的改革路径一致。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真正激活中国足球市场,更多的民企参与和投资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