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第7轮补赛中,上海海港在客场以2:1战胜梅州客家,取得了中超半程冠军。但比赛中裁判员任通的一些判罚引发了较大争议,特别是上海海港的第一个进球似乎有手球嫌疑。下面我们对本场比赛几个争议较大的判罚进行梳理与解读。
比赛第54分钟,奇塔迪尼利用角球机会抢点破门,主裁判经过长时间听VAR后判定进球有效,这也是本场争议最大的一个判罚。进球后,VAR足足看了5分钟之久,但是最终裁判员还是判罚进球有效。很多球迷都在质疑为什么裁判员和VAR交流了这么长时间还不亲自看看回放。
联想到之前中甲马宁的误判事件,有人认为我们是在为裁判员洗地,但实际上没有人真正了解规则。有人说裁判员坚持不看平板、不询问助理裁判员就自行决定,但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裁判组是如何分工合作以确保四位一体的运作。
对于这个案例来说,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裁判员没有亲自回看视频。简单来说,是因为VAR没有介入,并没有建议裁判员回看。有人认为所有人的矛头都会指向本场的VAR裁判员张雷,但实际上这是VAR查看和介入的区别。因为是涉及进球的问题,VAR需要对进球进行核查,以确保进球之前没有违规现象。因此,在不完全确定的情况下,VAR最后选择不介入、不建议裁判员回看。
关于这个视频是否手臂触球的问题,由于球是从守方大腿反弹过来的,从现有视频无法百分之百确定攻方队员是否手球。因此在不确定的情况下,VAR最终未介入,裁判维持进球有效。有人猜测这是对上海海港的“帮助”,但实际上我们不能总是带着被针对的想法来看待裁判员。
执法本场比赛的裁判员任通是本赛季首次升至中超后执法的第二场比赛。虽然半程冠军意义不大,但这场关键的比赛裁委会却选派了经验如此有限且控场能力差的人来执法,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隐患。足协裁委会可能认为海港实力远超梅州客家,这场比赛难度较小,因此让年轻裁判员来锻炼一下。
另一个令人无语的判罚是,在裁判员眼皮底下的犯规,裁判员却将黄牌给了错误的对象。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因为队员对裁判员判罚表示不满而被黄牌警告,但仔细看才知道,裁判自己犯规对象看错了。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确实令人不解。
同样,在第65分钟,梅州客家球员明显的拉人犯规,裁判员吹哨后,队长上去质疑判罚。尽管裁判员手里已经拿着黄牌,但他还是让对方继续指责,结果被骂了一番。裁判员在对手过来指责时应该第一时间出示黄牌并去犯规地点处理问题。
再次说明以上解读都是个人观点,并基于个人对足球规则的理解,不代表一定正确甚至可能是错误的,请以足协评议为准。请大家理性讨论。